关于新时代激发培养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建议
县(区)以下机关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也是与人民群众日常接触最多的群体,他们的工作直接决定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是否满意。习总书记说过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大有作为。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们的基层工作质量不断好转,人民群众对基层工作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但这些成绩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人是区直机关的工作人员,没有长期在街道、社区(村)的工作经历,只能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目前我们基层的工作总体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缺钱、缺人年轻干部缺乏、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对于财政财务资金紧张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基层工作存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很多问题比如道路基础设施维修、困难群众的低保、残疾救助等民生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很多问题在群众拨打8890之后才不得不解决。我认为我们在财政资金分配方面一定要加大对基层的倾斜,提高对基层的补贴比例,在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的同时要降低基层资金配套比例,保障资金的充分运用。在这些问题上一定要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分工上予以明确。
对于缺人缺年轻干部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严重影响基层工作质量的问题。往往是工作量越大、越难的工作越缺人。街道工作能力强能干的干部很多都借调或调转到区两办、组织部、纪委等区直部门,这直接造成基层的工作力量缺乏。很多区里的年轻干部特别是年轻公务员大部分都想方设法的往市直单位去。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保证基层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在政策和制度方面保证基层人员的稳定,比如在调转和借调政策制度上要有明确要求。我们要保证基层干部待遇,特别是对于基层公务员要保证跟上级机关公务员一个待遇。
对于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一些干部存在干多多错、干少少错、不干不错,能不干就不干,能少干就少干的问题,多干也没用的思想。这里面的原因有基层天花板太低领导指数太少,干好了也提拔不上去的问题;有分工不明确,不均衡,谁积极难活、累活、责任大的活等谁都不爱干的活会落谁手里的问题;有基层人员结构的问题,行政编少,事业编占主体的问题。基层天花板低领导指数少这是客观事实,目前新公务员法采取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政策,在科级以下县区和市直单位的指数相同,这项有利于基层干部积极性的政策要尽快全面落实并出台结合地方实际的细则。对于工作分工的问题,基层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明确分工,工作分配一定要均衡特别是对于一些难活累活责任大的活。对于基层人员结构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是长期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问题。目前在政策上有增加乡镇机关行政编制的政策,我觉得不仅是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也需要增加行政编制,基层主要是事业编而且公务员主要是领导和进机关时间不长的公务员,干事的中坚主力都是事业编人员,由于基层事业编领导指数特别少,事业编也主要是走职称的与实际工作成绩关联较小,这难免会影响事业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我建议事业编干部走职称的同时,也采取新公务员法的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