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我们学生时代耳熟能详的宋词,由此改编的歌曲已然成了绕梁之音。在中秋节的氛围之下,更是拨动人心弦。
小时候,中秋节是一弯浅浅的圆月,月饼里贮藏着追梦人翘首以待的味道与丰收的喜悦,家人团聚便是幸福所在;长大后,中秋节是一腔满载的热情,月亮里寄托着筑梦人对家的思念以及对国的期盼,家国兴旺便是处处笙歌。每一首曲子,都有终了的时候;每一件事情,都有结束的时候,曲终人散之说大抵如此。但我们应该始终相信,只要有梦想,即使一曲终了,只要有向心力、凝聚力,人就不会散。人们为着同一个梦想去奋斗、去守护,月满时分便是对圆梦时刻最大的慰藉。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是文人墨客情之所系,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心之所向。
中秋节前夕,我们也收到了来自航天领域最好的礼物。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3个月的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证明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不再是天方夜谭,也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有一个小细节让我瞬间泪目,在接受献花的时候,汤洪波对妻子说那句“你安好吗”!是啊,家人皆安好便是最好的节日礼物。在生活中何尝不是,我们或许会因种种原因无法和家人团聚。即便相隔万里,也会通过电话、视频,寄托自己的思念。有国才有家,中国人始终有着强烈的家国认同感,在三度出征太空的聂海胜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中秋节,不仅代表着团聚,更代表着守护。守护我们的家与国,守护梦想与未来。
月光洒满梦想,中国作为第三个独立自主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航天梦从未停歇。嫦娥奔月承载了古人对于未知空间最浪漫的念想,蟾宫、玉兔、桂木等构造出的天上幻景,在历史的长河中发酵,历久弥香,令人神往。2004年探月工程拉开了序幕,并被赋予了最诗意的名字———嫦娥工程。直至2020年12月17日凌晨,发射成功后的20多天后,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预定方案降落,使中国探月告别单程的时代。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嫦娥”奔月,将神话般的梦想化为现实。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飞天梦的传承代代延续。月亮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在追梦路上,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强盛进一步融合在一起,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
词美曲美山河美,美不胜收;月圆人圆梦想圆,花好月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已过,一曲终了,不忘初心,继续追梦。家是团圆梦,常驻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是中国梦,努力实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月满之时、梦想开启,凝心聚力再出发,负重前行、圆梦在即,用智慧谱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最美华章!(写于2021年9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