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合同法1
错误!未指定书签。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内容分为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内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外的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为要式劳动合同和非要式劳动合同
目录[隐藏]
一、基本概述
二、合同条款
三、合同特征
四、合同的作用
五、合同的效力
六、合同的订立方法
七、合同的期限
八、无效劳动合同的种类
九、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和行为
十、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
十一、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十二、终止合同的条件
十三、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十四、劳动合同适用法律法规
十五、劳动合同必须约定哪些事项
十六、合同样本(全员劳动合同)
十七、保障合同的有关法规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
合同内容一、基本概述
二、合同条款
三、合同特征
四、合同的作用
五、合同的效力
六、合同的订立方法
七、合同的期限
八、无效劳动合同的种类
九、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和行为十、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十 ……此处隐藏17444个字……劳动监督部门及成员违法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且其法律责任应比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更大。
(四)充分开拓和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对工会现有的存在方式和产生途径彻底变革,使其真正代表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不再担任花瓶角色。工会履行职责的重点应该真正转移到维护劳动者权益上来,使企业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要听取并重视工会的意见。国家也应进一步提高工会的地位,明确工会的权利,确立工会代表的主体资格,保证工会工作者放心大胆地同企业据理力争,真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五、结束语
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包括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并且劳动合同在劳动法中居于核心地位,劳动合同的解除又是劳动合同制度中最关切双方利益的行为,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设计好我国的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既要很好的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又能促进市场经济下人才的正常流动,并且能稳定劳动关系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合振 《合同法的理论与实践应用》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4年
2、贾俊玲 《劳动法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4年
3、左祥琦 《劳动合同订立和解除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中国劳动保障报(京) 2014年
4、李坤刚 《现代法学》“关于我国劳动合同制度两个问题的探讨”2014年
5、马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2014年
6、史尚宽 《劳动法原论》 台北正大印书馆 1978年
7、陆敬波 《劳动合同解除后附随义务之探析》劳动法苑网
8、高敦《劳动关系的解除及经济补偿金的支付》 中国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