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
导言:本文主要分别简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内涵、外延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等,以充分阐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是并行不悖的,法律和纪律互为表里、各司其职。
一、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前世今生
(一)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
当时社会一提起“依法治国”,大多数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便是“西方民主国家”、“三权分立”、“民主”、“自由”等词汇,仿佛“依法治国”与中国这个拥有千年文明的国家毫无关联,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中国历史是一部封建、专制、集权的历史。但何为依法治国?通常的定义即Rule of Law,通过法律限制政府权力和约束专断的权力,从而保障人的权利及维护社会公义,也就是法治。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上确实没有出现过哪怕形式上的法治,历代统治者仅仅将法或律作为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仅仅出现过法制,即以法治国,典型如秦王朝等。
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对依法治国作了重要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专题加以讨论,全会《决定》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工作布局和基本任务等,对我国法治建设历程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回答。
这里可能有人会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依法治国或法治表示质疑,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 ……此处隐藏4136个字……行为,在党的纪律中也被明令禁止,如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一些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依规治党中融入了对党员在道德方面的要求,从而要求党员不仅守法还要尚德。因此,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实际上相互衔接,从法律和道德层面均给出了相应规范,同时也区分了对象,只对党员更为严格,对于非党员给予了最大限度的自由。
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依规治党在操作层面,拥有先天的优势,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首先在制度方面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而领导顶层设计的组织便是中国共产党,同时国家机关中绝大部分公职人员都是共产党员,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行为既具有政党及其内部成员行为的政治特征,又具有组织和自然人行为的法律特征。依规治党的推进必然更加有利于依法治国的推进,虽然法律和党内法规在调整内容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但法律是党内法规的底线,党内法规严于法律,此时两套规则体系体现出不同特点和规范形式。立法保留事项必须由法律作出,党内法规不得侵入法律法规的调整领域。法律惩罚侧重对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的剥夺,党内法规处分侧重对身份资格等党员权利的惩罚,在规范制定上“衔接而不覆盖”。对于法律法规已经规定的违法行为,党内法规不再重复,仅在行为后果上统一设定相应的党纪处分种类和幅度。这样的配合简洁而高效,同时在规则与自由之间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平衡。
三、结语
纵观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对于治党、治国的理念、目标、措施、步骤,从未像现在这样清晰、明确、系统。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可能正是有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努力探索,才有如今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共同奋进。中国共产党正在导演一次堪比“商鞅变法”的革命性巨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将留下一笔巨大的制度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