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高一《乙醇》教学反思(共2篇)

时间:2023-10-06 05:36:18
高一《乙醇》教学反思(共2篇)(全文共2788字)

高一《乙醇》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乙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前的设计:

首先定位,定位教材,定位难易,定位学情,定位教学目标。其次,依托多元智能理论、CTS教学策略、PDEODE教学策略。在课的引入、贯穿课堂的主线以及实验上创新以求突破常规。具体来看:

(1)身体-动觉智能——情景导入,走进乙醇。课堂以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拍摄的情景剧视频引入,不仅引入课题,更是从中提出四个问题,以衔接整个教学流程;

(2)视觉——空间智能——类比学习,探究乙醇。给出分子式和信息提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即基于CTS的合作学习,搭建球棍模型;

(3)启用PDEODE策略,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验证乙醇分子的结构;

(4)自然—探索智能——改进实验,拓展乙醇。改进乙醇与钠的实验以及增加制作固体酒精并点燃的实验;

(5)逻辑—分析智能——引导学习,深化乙醇。通过情景剧中,设问人醉酒的原因引入乙醇催化氧化,并分组实验,再次实现学生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当然,由于本实验操作比较简单,并未交待具体操作步骤,而是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再分组实验。目的是想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回归课本,从自主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6)课堂小结,由性质小结上升 ……此处隐藏1686个字……机物,因此一致认为本节课在教学中应突出生活这条主线,让化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再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时以生活中常见的含乙醇物质为主线,展开了对乙醇的教学。

首先通过喷火演示引出乙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乙醇的性质,如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乙醇汽油使用的利与弊、乙醇在人体内的转化,进一步谈到测定司机酒后驾车的检测原理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等,最后根据性质是由结构决定来了解乙醇的结构。

在备课过程中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首先整节课应找好切入点,即如何引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学到了相关的知识,然后是如何挖掘化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尽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有深度,在教学中让知识内容与思想教育结合紧密,引领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是把握好本节课知识的深广度,在备课过程中和组内的同事也就此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比如氧化性、还原性是否该提,讲到什么程度;乙醇的分子结构如何讲,如果不讲断键那么乙醇与钠的反应如何学习?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反应?

第三是如何将各个知识点有条理的连接起来,让学生感到各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顺理成章、顺其自然的。

其实在暑假对新教材的培训时,对新教材就感触颇深,比如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素养,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还要提高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一高度;如何变让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如何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有趣更有用,生活素材的选取等等,总的感觉是教师教的活了,学生学的也活了。

当然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生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等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点评。1

《高一《乙醇》教学反思(共2篇)(全文共278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