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汇报(全文共1892字)](https://img.hxli.com/upload/6331.jpg)
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乐章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汇报
打凼村位于钱相街道东北部,距安龙县城18公里,距钱相街道办事处驻地6公里,国土面积11250亩,辖湾子、大寨、纳冗、河对门5个村民组,全村人口238户1065人,布依族人口占98.5%。新时代、新气象,打凼村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林木葱茏,古树参天,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现有办公场所200平方米,配备了党员活动室、4000平方米休闲文化广场、图书室、停车场、村史馆等场所,每个组都配套了便民商店、卫生公厕,为村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曾先后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国家民委、农业农村部、省、州、县授予“全国文明村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民族民间武术村”、“文明村寨”、“五好村”、“五好基层党组织”、“贵州省最具魅力民族村寨”、“金州三十年最具魅力民族村寨”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奏好民族团结“主旋律”
“六合同风,九州同贯”,打凼村坚持党建引领,始终聚焦党的民族工作,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一是严格准入显作用。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方针和发展党员5阶段25步骤要求,抓好每一名党员发展的程序、环节和流程,做到一道程序不少,一个环节不减、一项流程不漏。现有党员38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35人,2021年换届后新一届支委成员5人,其中4人为少数民族,党员比例远高于邻村。党员队伍多 ……此处隐藏722个字……余万元,采取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群众自建和统一修建相结合的办法,对湾子组25户29栋民房根据规划进行改造,实施了自来水进户工程,配套落实户用沼气和改厕85户;建设占地1000平米的文化广场、500平米的停车场;硬化村内主支巷道25条8000平方米,极大的方便村民出行。二是抓规划提升,推动旅游发展。按照“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打凼村于2010年完成了村级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并于2012年完成了打凼村民俗旅游规划,2021年争取到民宗委民族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资金300万元,正遵循规划提升休闲体验及娱乐为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民族旅游翻开新的篇章。
坚持村民自治,唱好民族团结“最强音”
“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打凼村结合民族村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特点,积极探索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新途径,拓宽民族村民主管理的平台,提升民族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积攒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枫桥经验”。一是组建“组委会”。即在选举5至7名德高望重、处事公正、具有一定威望的人员为组委会成员,来负责本组公益事业的规划、党的知识宣传、调解矛盾纠纷和处理大小事务等工作。依托“组委会”,实现村级事务管理的精细化,形成村务决策群众定、村务开支群众批、村务落实群众评的民主管理格局,切实提升村民自治水平。二是成立“三老议事会”。打凼村在关工委工作的基础上,探索组建了“三老议事会”(即由“族老、寨老、离退休老同志”组成的议事小组),“三老”列席村支“两委”会议,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参与解决邻里、寨里的矛盾纠纷,依靠其威信和地位,依据村寨条约进行调解,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矛盾不激化,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人民群众团结进步,新生活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