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五化”队活动课,搭建队员快乐成长的平台
【摘要】:为什么要开展队会课活动?怎样设计好一节少先队活动课,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教育效能作用?这是少先队辅导员老师思考比较多的问题,本文就从“少先队活动课须求礼仪规范化,增强队组织的凝聚力;少先队活动课要求主题鲜明化,贴近学生,以小见大;少先队活动课力求内容具体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少先队活动课寻求形式艺术化,加强体验,营造氛围;少先队活动课追求教育趣味化,寓教于乐,主动性强”五个部分回答这个问题
【关键词】五化; 活动课; 搭建; 快乐; 平台
【正 文】
一、少先队活动课须求礼仪规范化,增强队组织的凝聚力。
最近,参加了我区少先队队会课评比活动,在已听的19节课中我发现,大多数课在礼仪上存在问题。如整队报数、唱队歌、出旗、辅导员讲话、敬队礼、队基本知识等方面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显然是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忽视了。我们常说现在的少先队员缺少组织性,缺乏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和我们平时队知识教育缺乏不无关系。现实中,我们一般在队员入队时普及少先队知识、规范少先队礼仪,之后很少进行强化教育,使得队员们外在荣誉满满,内在修养平平,他们可能早已淡忘了自己那份少先队员的责任吧。
令人高兴的是,这次少先队活动课把规范礼仪作为评课标准提出来,要求辅导员老师认真遵守。不难发现,这些规范要求是培养队员组织性、纪律性,普及少先队知识,提高队员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的良好途径。因此 ……此处隐藏2925个字……能学得到,从而调动队员参与队会课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二是课活动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不能用死板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同队员的特点,为他们喜闻乐见,满足他们的求知、抒发情感、增长才干等更多方面需要,使他们收到教育和锻炼。
如四小陈芳老师指导的《伸出爱的手》主题队会课,为了让队员们对残疾人的生活有一些切身的体验,从而知道残疾人的生活难在哪里,今后怎样与残疾人相处,陈老师设计了“单手穿衣”和“蒙眼找座”两个游戏,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游戏中体验和感知,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又如《乘着梦想的翅膀》一课,辅导员通过诗歌、歌舞、故事、三句半等艺术形式,从“梦想要有动力”“梦想就要坚持”“梦想就能出彩”三个篇章,将抽象、空洞的梦想,变成了具体的实践行动,趣味性浓厚,队员们参与热情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的节日——端午》一课,安排了“品粽子”一环节,粽香四溢,其乐融融,让队员们回味无穷。
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在今天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创新不断加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下,少先队活动课是队员提升自我、健康成长的好平台。“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希望辅导员老师在设计课程时,尽最大可能的安排所有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是教育”,我想套用一下说“体验即是教育”,让学生参与实践,从实践中获得体验、获得经验、获得真理,收获成长。
少先队活动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愿辅导员老师们放下担忧,大胆尝试这一教育模式。只要我们每次队活动后,能在队员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促进队员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那就是最好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