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一般地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注意题目所提供的选择范围和提示的情境,抓住关键信息,充分吸取其中的有用信息:或有关文章体裁,或暗示作文中心、感情,或框定了选材范围,或明确了填词拟题的要求。首先,要根据语言标志准确定位作文的文体,很多半命题作文,题目本身就带有文体倾向,如《我的一次经历》应该是叙事性的记叙文,《,我最亲的人》(父亲、母亲、老师等)应该是写人的记叙文,《的启示》则适合写议论文。其次,要关注题目中隐含的中心提示,如《生活需要》一题,提示语中“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是情境的提示,而后面的“甜蜜的微笑”、“温馨的话语”才是文章的关键,这正是作文的重心所在,抓住这个重心选材立意,作文就不会偏题。
第三,要注意选词补题的要求,半命题作文一般要提供词语,审题和作文时要注意,如果是要求只能用提供的词语作文,那么你可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如果在提供的词语后面打上省略号或者出现“等等”字样,则暗示你可用提供的词语,也可自选词语。同样是《生活需要》一题,要求“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 ……此处隐藏410个字……败的滋味》、《打工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因此,填好题,运好思,既能体现作者的精巧的心思,也能彰显你的思想的深度,不可忽略。
化大为小
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比如“《告别》”(2006年江苏常州市中考作文题)。实际上。“《告别》”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果我们不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来切入.这篇文章写起来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泛泛而谈。但是,如果以“《告别自卑》”、“《告别初三》”等这样具体的角度来切入,那么就容易把文章的内容写得充实、具体。
1. 易于写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我和(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 考虑体裁。
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如“珍惜所拥有的 ”,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上文若写记叙文,则可补上母爱、亲情、友谊等;若写议论文,则可补上青春、生命、智慧等。当然,题目要求中如果有文体限制,就必须按文体特点来补题。如果是“文体不限”的,就要结合自己的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一旦你选择了某种文体,就必然要接受该文体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