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不仅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运用知识,而且要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智力潜能,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段来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小学生的智力潜能能够在课堂中充分的展现,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及兴趣。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解决问题多样化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尝试多种方法,这样做可以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巩固曾经学过的知识,将教学大纲串联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吸收的同时,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会仅仅局限于一种解题思路,增加了学生的胆量,给学生在面临难题的时候勇于尝试的勇气。教师在学生解题的时候,不要否定学生繁琐的解题思路,应当将学生的解题思路倾听完整,从学生的解题思路中寻找出数学知识要点,对其他学生讲解该生的解题思路,之后再将最简便的方式教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解题思路,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也更加熟练,对学生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养而言都有很大的帮助。
2、实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
(1)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存在的与数学相关的现象,为学生讲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比 ……此处隐藏532个字……50元的人民币,他的妈妈让他去菜市场买五元的苹果和十元的香蕉,小明还剩多少元?如果小明还想买漫画书,他看中了两本,一本是25元,一本是30元,他可以两本都买回来吗?如果不可以,小明买哪本剩的钱更多呢?对于这道题的第一个问题学生的解题公式基本一致:50-5-10=35(元),但是这道题的第二小问,学生会出现多种解题思路
①35-25=5(元),5<30,所以不可以买两本;25<30,所以买25元的漫画书能剩更多的钱。
②25+30=55(元),55>35,所以不可以买两本。
35-25=10(元),35-30=5(元),10>5,所以买25元的漫画书能剩更多的钱。
这些都是学生自主想出的解题方法,有正向思考也有逆向思考,但是都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让学生多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加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设置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多样化解题模式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不应只看重分数,还应重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多元化的数学解题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但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尽管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我们要选择一条最快速的路径去解决问题,以提高办事效率。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道题让学生明白捷径的重要性:有A、B、C三条路径,哪条路去学校最近(最短的路最近)?通过这道题学生可以理解捷径的重要性。
3、结束语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一题多解的思维训练,在提升他们逻辑能力的同时,还帮助他们巩固了数学知识,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都是一举多得。教师应当用科学的手段训练学生,并且结合生活,让来自于生活的数学,能够被学生再运用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