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公文写作是指公务文书的撰写。在一个单位的文书处理工作中,文稿起草是第一个工作环节,比较收发、登记、办理、印制来说,往往需要更多的思考,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尤其是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可以说是一项非常艰苦细致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无论是担任领导职务,还是从事文秘工作,都免不了经常写文章。文字表达水平也就成了业务能力的主要体现。提高公文写作水平,要从提高起草者的思维能力、经验水平和综合素质下手,没有什么“秘诀”可言,非得下苦功夫不可。而公文写作又有其基本规律可循,只有把握这些规律,多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当“苦行僧”,做有心人,勤学多练、厚积善悟,才会熟能生巧,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勤学是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前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公文如果没有思想性,肯定寸步难行。做到公文的文意深远,起草者的理论水平、思想修养和知识储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综合素质的提高只能靠勤奋学习。学习公文写作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学习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公文在取材立意、布局谋篇上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文种、格式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和要求一般需要通过熟读公文写作书籍来掌握和了解。
二是要学习范文。模仿是学习的重要形式,要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选择中央文件、领导讲话、行业文件、单位历史文件,报刊上影响较大的、公认的一些好文章精心研读,用心揣摩其思路及语言风格,细心体会其谋篇布局、形式特征。
三是观察体会经验丰富同志的 ……此处隐藏1341个字……上。悟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对事物的体会和认识能力,人与人悟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深浅上,公文写作中悟性的深浅与每个人的“修炼”程度成正比。
在这里引用鲁迅《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的一段话,来说明文章写作中怎样“修炼”悟性。鲁迅先生是这么写的:“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惠列赛耶夫的《果戈里研究》第六章里,答复着这问题——‘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这是鲁迅先生对文学创作阐述的“不应该那么写”的学习、领悟方法。对公文写作来讲,这也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方法。我们直接看公文范文、看干干净净的定稿,就不如看经领导和同志们反复修改的草稿获得的收益更大,提高得更快。用心写作是一方面,用心体会领导和同志们精心删改之处,体会到了“不应该那么写”,明白了“应该这么写”的道理,便是“修炼”公文写作的悟性。
公文写作是一件苦差事,需要受得了清苦、耐得住寂寞。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唯有艰苦付出、勤学多练、厚积善悟,才能训练有素,达到文思似泉奔涌、文种运用自如、材料信手拈来、文字通顺流畅的境界。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也许会让一些初学者感到厌烦,甚至望而却步,但凡事贵在坚持。在这里摘录某领导同志对笔者公文写作的一段批示,点出了公文写作的三重境界,作为结语,与同行共勉:
“艺无止境,文稿起草也大有学问。文字过关后,文稿取胜之道在观点和思路,‘椟’要美观,‘珠’要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