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

时间:2023-09-06 19:08:19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全文共1581字)

[导语]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文雅的口语为基础的书面形式,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平常的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1

1.文言实词

一、古今异义

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做题时要细心体察,不要望文生义,以今代古。

二、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对常用的多义词,要弄清其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掌握词义。如,“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便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又引申为朝代。考生要善于根据相关词句(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义。

三、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要掌握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四、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 ……此处隐藏417个字……,同时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在动词前边用介词“被”作为标志,例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或者配合介词“于”引出行为主动者,例如: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3

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疑问句里,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

例如;①沛公安在?②富者曰:“子何持而往?”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何以效之?

2.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也都提到动词的前边,例如:①时人莫之许也。

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③彼不我恩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的帮助,把宾语从词的后面提到动词的前面。

这“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他义。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唯利是图。

4.介词宾语的前置。

例如;①国胡以相恤?②一言以蔽之。

(二)定语后置句

1.“……者……”为标志。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2.“……之……”为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三)状语后置句

1.“于”为标志的介宾短语。

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以”为标志的介宾短语。

例: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四)主谓倒装句

例;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全文共158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