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导游词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很多游客慕名来参观圣索菲亚大教堂,导游也要给游客做好圣索菲亚大教堂景点的解说。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导游词篇一先生们、女士们:
展现在您面丽的是匹尔地匹取人浏尔止戮兰—圣?索菲亚教堂。那么,为何能在哈尔滨修建这样一座大教堂呢?20世纪初叶,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哈尔滨迅速成为中国近代一座有国际影响的北方大城市,华洋杂处,商贾云集,东正教空前发展,建立了许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的索菲亚教堂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索菲亚教堂原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原为木制结构,规模较小。随着东正教徒的增加,1923年9月索菲亚教堂在现址进行重建,1932年竣工,历时9年。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教堂外观富丽堂皇,典雅脱俗,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在,我们看到的修复后的教堂与当年教堂保持了一致风格,这巨型的洋葱头式大弯顶是典型的俄罗斯建筑的屋顶形式,宏伟壮观的构思可以同莫斯科典型的后期拜占庭式建筑—瓦西里教堂相媲美。主弯顶的顶部距地面高度为48.55米,给人以耸人云霄、蓬勃向_L的想像空间。它那饱满而巨大的“洋葱头”式弯顶在建筑中央构成了特殊球面,剖面最大直径为10米,形成巨大而丰满的室内空间 ……此处隐藏3545个字……逐渐产生将圣母、圣子、圣徒等人物画像化的需求。教会中认为圣人的人物画像就等于触犯圣经中不得膜拜偶像的规定的一派,与另一派认为人物画像可以让信徒更容易理解神的精神、有助传教,两派间的歧异日渐加深。公元692年教会会议中授与基督人像化的合法性,但公元730年罗马皇帝里奥三世(Leo III)颁布禁令,禁止圣母、圣子、圣徒、天使以人物形象出现,自此揭开了两派人马长达二百年间的血腥斗争,教堂里的画作遭破坏,画像的持有者和作画的工匠们也都遭到各种形式的迫害,更糟的结果是造成人与人的信赖关系瓦解,社会动荡不安。一直到九世纪中叶,教会重新解释,愿对画像给予敬意、信仰崇拜,这才逐渐消揖两派间的纷争,而这个日子也被称为“正统的胜利”(The Triumph of orthodoxy),每年在信仰东正教的国家里被盛大庆祝。然而雕刻艺术从来不曾得到教会的认可,因此可以说拜占庭艺术里,雕刻艺术并不存在。
公元七世纪之后,阿拉伯半岛上出现新兴势力伊斯兰文明,接着十字军东征来到君士坦丁堡,但此时统治者已无力阻止联军与战争对城市的蹂躏。接着是土耳其人的登场,东罗马帝国正式宣告结束。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堡,并将圣索非亚大教堂改为供奉阿拉的清真寺。今天,圣索非亚大教堂做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而她的美丽庄严,依然撼动每一个参观者的心。
猜你感兴趣的:
1.牡丹江镜泊湖导游词范文
2.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导游词
3.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导游词
4.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导游词范文。